经过对《流媒体、分享、窃取:大数据和娱乐业的未来》一书中干货的梳理,笔者感觉颇有收获。
倒不是说作者说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也不是有什么高精尖具体解决方案,只是作者把很多我们知道的,碎片化感受到的,做了总结。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以下关于制片厂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把握制作发行策略方面的一些观点。
1、制片厂需重视与客户沟通
乔布斯带领苹果走进全新成功商业时代的故事人人皆知,他采用自建门店的方式,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制片厂需要重视与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而不能过分依赖第三方发行商进行内容推广,否则将置身于不利之地。
应用数据分析有诸多阻碍,但也蕴含巨大机遇。数据驱动的市场营销和新兴流媒体发行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艺术家的创新机会,并能增进好的故事、好的故事讲述者和观众之间的联系。
不过,基于与制片厂合作的经验,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改进将逐步推进,因为新的、年轻一代精英人士会逐渐占据领导决策位置;
另外,企业和部门也面临增加利润的压力,因此实施数据分析成为必然选择。
2、社交网络和粉丝社群可成为直接数据来源
一些制片厂想要的数据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直接获得。
比如,传奇影业在数据分析部门进行了大量投资,从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谷歌(Google)、票务软件等多渠道获取数据,用于更好地与用户建立联系,传递正确的推广信息。
传奇影业CEO托马斯·图尔说,如果不在数据方面下点功夫,制片厂可能会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宣发时在8岁女孩身上浪费掉大笔经费。
制片厂也可以采用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吸引读者的方式,建立社群,和“粉丝”们共享信息和内容。
通过消费者加入的多种多样的社群,制片厂可以了解消费者,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推广。
采用这一方式的主要障碍是,消费者都有简单化的强烈欲望,他们面对针对不同内容建立的不同网站的繁琐登录过程,会有犹豫心理;
另外,即使制片厂能够做好自己的平台,获取的也是关于自身内容的反馈,不能把握整体形势。
3、制片厂可从放映商、流媒体平台等渠道采集客户数据
随着数字电影时代全面来临和数据挖掘、分析的逐渐复杂化,众多放映商都已经搜集了观众对于电影的详细喜好信息,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果放映商和制片厂能够共享数据,将会对制片厂有很大帮助。
例如,调查研究发现,对于观众而言,在影院看过影片将很大提升其购买同样影片DVD的几率。
因此,制片厂可以基于观影数据,在DVD上市期间直接对观众进行推广。
虽然放映商和制片厂的关系有时候有些紧张,但是他们都面临着在线流媒体平台及其他媒体的威胁,这可能迫使他们在未来开展合作,且共享数据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不过,利用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投资决策,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利润和投入的问题远比人口统计学特征复杂。
4、制片厂应利用流媒体平台数据加快向多产品商业模式转变
《流媒体、分享、窃取:大数据和娱乐业的未来》一书的重点之一,就是指导制片厂如何从单一产品商业模式向多产品商业模式转变。
制片厂能够主动搜集的数据只局限于其自身内容,并不能使其对市场有全面了解。目前制片厂以单一产品模式运行,即使有系列电影和重拍片,也是各自为政,制作完一部销售一部。
亚马逊(Amazon)和奈飞(Netflix)提供的是多商品,并且持续为老客户推荐更多商品,这是其多年来获取和分析客户数据,从而对客户深入了解的结果。
为什么奈飞能够有勇气支付亚当·桑德勒六位数(美金)的签约费用,而制片厂则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为奈飞不仅仅知道其订阅用户喜欢亚当·桑德勒,还知道他们住在哪、喜欢什么时候看电影、在哪个设备上看电影;也同时知道亚当·桑德勒电影首映以后订阅人数的波动数据。
近年来,制片厂已在尝试首轮发行大片的流媒体同步发行模式,通过流媒体发行数据,放映商可以了解观众对各种类型电影的喜好。
制片厂、放映商和流媒体发行平台可以通过共享数据,最终实现共赢,并实现对发行窗的智能调整。
5、制片厂应实施下游垂直整合
如果制片厂想要获取消费者信息,他们需要和那些强大的流媒体发行商签订特别许可协议。
在线媒体发行商和制片厂也存在潜在的竞争关系,如果制片厂的信息都来自于媒体发行商,则会在策略信息方面过度依赖其竞争对手。
亚马逊、奈飞和谷歌已经通过推出原创内容的方式,开展了上游垂直整合。因此,制片厂需要将流媒体平台的策略反转使用,即实施下游垂直整合,实现垂直发行,对发行商减少依赖。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形成强大的内容品牌效应,投入资金吸引消费者登录制片厂已有的在线门户。
淮南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554-5312606 0554-3638333
地址:淮南市焦岗湖影视城内 微信:1249224972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 Reserved